拨弦古钢琴 (Harpsichord)(又称大键琴、拨弦健琴 、羽管键琴)为十六至十八世纪流行於西欧的主要键盘乐器。大键琴的键盘约为四个半至五个八度,两组键盘的实际音域则约为五个半至七个八度。巴洛克时期为其全盛时期。重要作家有巴赫、亨德尔等人。
Clavecin,法语;
Harpsichord,英语。

钢琴的前身是拨弦古钢琴,也称作它与钢琴的内部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琴体内部装有音板和许多拉紧并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钢琴的弦槌击弦发音,而拨弦古钢琴是用羽管制的拨子拨弦发音。
大约在14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在多弦乐器上加键而成的击弦古钢琴——克拉维卡琴。这种古钢琴发音轻柔微弱,适于演奏温馨抒情的曲调,特别适合家庭演奏室内乐,曾盛行一时。几乎与克拉维卡古钢琴同时存在的还有一种羽管键琴也叫庆巴罗古钢琴。这种古钢琴装有一套拨弦机械,演奏时机械上的羽毛管拨弦发音。这种古钢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宫廷音乐中曾广泛应用。
克里斯托佛利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键琴制作家。他于1709年制成世界上第一架钢琴,称其为“piano——forte”意即“弱——强”琴。表明这种乐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强弱变化很大。这一优点是庆巴罗和克拉维卡两种古钢琴所不具备的。



 |